中企全球化之路上,挑战“重要但困难”的市场不可避免

培训网站
2021
分享
评论

抖音海外版TikTok首席执行官近日遭美议员围攻后,中企重有媒体担心,全球拼多多海外版Temu、挑战快时尚零售商Shein等中企背景的困难可避科技企业会否步TikTok后尘。但也有观点认为,中企重随着中国科技和高端制造企业国际化程度逐步加深,全球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进入难度复杂”的挑战市场。此时,困难可避企业应坚持全球化战略,中企重力争成为有中国根基的全球全球企业。

转战中高端市场

贝恩公司28日发布的挑战《从“走出去”到“全球化”:中国科技/高端制造企业加码国际化战略白皮书(2023)》就提出了这种观点。报告认为,困难可避中企全球化之路上有三种形态:有海外业务的中企重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全球中国企业、有中国根基的挑战全球企业。国内国外形势的变化,加深了企业向有中国根基的全球企业形态转型的必要性和困难性。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战略业务主席朱永磊说,国际化程度加深促使企业在四大方面有所升级:市场优先级“从中低端市场”转为“面向中高端市场”;产品类型以低价值产品为主,定位薄利多销,转向高毛利高价值产品并打造自主品牌,提升海外获利能力;进入策略以贸易出海、并购出海为主,转向通过“绿地投资”在海外布局更多价值链环节;人才梯队以普通劳动力和高层领导出海为主,转向海外输送更多高质量中坚管理和技术人才。

而对企业来说,能否占领“进入难度复杂”的中高端市场往往决定了企业的行业领导力。报告以某一家电企业举例,在其全球发展的历程中,企业逐步形成“为不同业务树立不同战略意图与目标”的发展思路。在TV业务方面,明确了“成为无争议的全球NO.1”的战略意图,将美欧高端市场定义为全球必胜战场。在白色家电业务方面,则意图在高价值市场实现高营收及高利润,也将北美、欧洲定义为“区域必胜战场”。

寻求互利共赢

企业如何转战“重要但困难”的市场,从“走出去”迈向“全球化”?报告就此提出“一谋、二破、三立”六条建议——

重谋出海目标。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应当将地缘政治逻辑纳入全球化布局的思考蓝图中,并且将对冲地缘风险作为重中之重,成为真正的有中国根基的全球企业。

破除思维陷阱,破除决策惯性。中国企业应主动谋求全球化布局,不应回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进入难度复杂的市场。立体决策,形成基于不同预判和情景的多套方案。

建立良好形象,建立共赢关系,建立人才体系。中国企业要基于当地消费者,打造合适的品牌策略;重视与本地生态伙伴结盟,从“外来户”转为“原住民”;采用全球视角规划、获取人才。

报告列举了两则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发挥自身技术或资金优势,与当地生态伙伴深度结盟,从而实现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案例。某新能源电池制造企业与美国汽车公司在美新建电池厂达成战略合作:该企业无直接财务投资,仅提供工厂运营和技术服务,从而进入美国市场,并降低了IRA法案带来的风险及前期重资产投资风险。

某电子产品代工企业与美汽车公司合资生产,打入电车组装业,利用合作伙伴的工厂资源、技术、人才等资源迅速发展,获取在美制造基地及推动初代产品生产落地。

报告认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科技和高端制造企业要成为全球领军企业,务必坚定信念、科学谋划,综合考量内外部环境,做好风险对冲,探索新的机遇。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干栖资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转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当地时间5月1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俄罗斯将禁止500名美国公民入境俄罗斯以回应美国方面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这500人中包含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等美国高级官员或前任官
能源
财联社当地时间周四5月11日),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表示,尽管通胀有所放缓,但仍然过高,这意味着美联储将不得不在更长的时间内维持趋紧的货币政策。卡什卡利是今年拥有FOMC投票权的票委,在目前的
园艺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表示,只要通胀走弱,四十年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便有望接近尾声。“我们正接近在某种程度上应能够在利率水平方面稍作喘息的时刻,”贝利周四接受采访时表示,“但我们尚未看到能够更有力说明
餐饮加盟
周四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涨3.8%。天成金汇涨超23%,盛丰物流涨超15%,达达集团涨超14%,JYD,盐港明珠涨超11%,万物新生涨超10%,唯品会涨超8%,聚好商城,京东,拼多多涨
家政服务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题:博物馆如何打破东西方文明的“次元壁”?——专访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副主席郑奕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
办公文教
财联社当地时间周四5月11日),日本软银集团9984.T)公布了2022财年业绩报告。具体数据显示,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一年中,软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达9701.44亿日元约合72亿美
军事国防

相关推荐

1
3